不必追问读书的“用处” 焦点热门
发布时间:2023-04-23 19:21:38 来源:东方资讯

又到了世界读书日。一波呼吁公众多读书的热潮必然会到来,但那个核心问题恐怕还是没解决:今天,我们为什么要读书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或许,前几天热传的一条新闻可以成为一种解答。“我走了很远的路,吃了很多的苦,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”,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,感动了无数网友,也成了驳斥“读书无用论”的有力论据。

虽然家境条件困苦、人生道路坎坷,但是依然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,黄博士的经历似乎足以说服大家好好读书。然而,这并不是对世界读书日,对读书的正确理解。

读书是为了赚钱,是为了成功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这不应该成为读书的全部意义。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预设和前提去读书,可能只会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。因为,此读书和彼读书并不是同一个读书。

这又让我联想到近期另一个热议的话题:“文科生太多”是个严重问题吗?在这里不想谈文科和理科的比较,但这个话题本来就有潜台词:读理科比读文科更容易找工作,更有前途。换言之,读书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,只是通往成功的一件工具。这样的理解,显然走偏了路。

最近热播的电视剧《小舍得》,说的是“鸡娃”的故事,但归根结底,也是在展现读书被歪曲之后的严重后果。给孩子拼命“打鸡血”,毁掉的不只是纯真的童年,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。过度功利化的人生,还有乐趣可言吗?

当然,一味强调读书的崇高和超功利性,道理虽然没有错,但是很难说服为生活奔忙的成年人。毕竟,大家都很忙,如果连生计都维持不了,谈读书未免显得奢侈。

世界读书日前夕发布的一份国民书房报告显示,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0.65平方米,不足一个马桶大小。这个数字无疑是一种隐喻:人们不是不想追求诗和远方,只是眼前的苟且不允许罢了。既然如此,世界读书日真的只是走走过场、喊喊口号?等这一天过去后,一切又恢复如常?

其实不然。回过头来看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,他从读书中得到的不光是知识和技能,更是对待生活、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。没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认识,黄博士走不到今天,也不可能说出让无数网友感动的“金句”。

也就是说,读书的“用处”可能看不见摸不着,但它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能力。接受能力、思维能力、逻辑能力……这些能力可能无法量化,但读书带来的变化,每个人一定能看到。

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,但书本里有无限宽广的世界。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,我们读书,不仅是为了得到什么,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眼界和人生。说到底,读书关乎人的本质、人的存在、人的关怀。生而为人,所以有比物质利益更高级的追求,这正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。

标签:

x 广告
金融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华南租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